【全球首次】浸大發現3種石珊瑚新物種 其中一種只棲息香港水域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7/07 13:55

最後更新: 2022/07/07 16:54

分享:

分享:

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左)指,「綠壁筒星珊瑚」的已知棲息地暫只有香港水域。(黃小冰攝)

浸大生物系團隊於香港水域發現三個未曾在世界上發現的石珊瑚新物種,全為「筒星珊瑚屬」,並根據形態與顏色,分別命名為「樹型筒星珊瑚」、「紫肉筒星珊瑚」及「綠壁筒星珊瑚」,讓該屬已知的物種數量增至10個。帶領團隊的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指,是次發現突顯香港水域的生物多樣性很豐富,料未來將發現更多新物種。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浸大研究團隊人員在研究海蛞蝓侵食珊瑚的影響時,在宋崗和橫瀾島一帶的香港東部水域發現3種較罕見的珊瑚,經形態學及分子分析後發現均為「筒星珊瑚屬」的新物種,讓該屬已知物種數目由7個增至10個。

邱建文表示,團隊根據珊瑚的形態及顏色等,分別將珊瑚命名為「樹型筒星珊瑚」、「紫肉筒星珊瑚」及「綠壁筒星珊瑚」。其中「綠壁筒星珊瑚」在橫瀾島發現,其擁有橄欖綠色的精細骨骼壁,圍繞口部四周也有淺綠色的觸手;邱建文指,根據公開數據庫的基因序列紀錄,其目前已知的棲息地暫時只有香港水域。

而其餘兩種新物種則估計有可能同分布於日本及西太平洋,當中「樹型筒星珊瑚」在宋崗發現,其與大多數太陽珊瑚一樣呈典型的鮮橙色,但形狀較獨特,擁有樹形的生長形態,主幹由較粗的底部延伸至細長的尖端。

「紫肉筒星珊瑚」則在宋崗及橫瀾島均有發現,其珊瑚體被一層薄薄的淡紫色組織覆蓋,珊瑚蟲的體壁組織和骨骼也均呈紫色。

邱建文稱,這三種珊瑚新種全為非造礁珊瑚,在水深10至17米的地方生長,潛水員在海底也較少發現,均較罕見,提醒若非專業潛水員,勿潛水觀賞。他又指,繼去年後在短期內再發現珊瑚新物種,反映香港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透露團隊還有發現其他珊瑚新物種但暫未公布,亦料除了深海,亦可在高度洞穴陸續發現新珊瑚物種。

被問到香港水質是否適合新珊瑚健康生長及繁殖,邱建文指,珊瑚需要在水質好的地方生長,而新發現物種生長的東面深海水質較佳,若在西面水域、近岸或鹽度較低的地方則未必能生存,相信只能在東面水域發現他們的蹤影。

研究團隊成員姚景峰稱,三個新物種均屬會被海蛞蝓食用的種類,雖現時香港海蛞蝓的密度不高,若未來數量激增便會有危機,但其研究發現部分本地魚,包括烏絲班、豆娘魚、蝴蝶魚及石剎均為海蛞蝓的天敵,相信只要保育好本地魚便沒有問題。他又提到,香港採集珊瑚要得漁護署許可,若市民潛水時發現罕見和奇怪物種,可先拍照,並將照片及發現位置電郵至漁護署或研究團隊。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黃小冰